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人體解剖教學空間開放參觀與教學資源展示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領域大專院校必修課程,諸如醫學、牙醫、中醫、藥學系、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醫學檢驗、醫學工程等系所,更是醫學教育的根本與基石。然而對於其他各學院及系所來說,人體解剖學實驗等課程往往蒙上一層莊嚴神聖且難以觸及的神祕面紗,面對大數據資訊薈萃的時代,大量不同領域的技術交流與協作成為主流並加速醫療的進步,跨領域的人才對於醫療環境與背景的熟識度更將成為醫療發展進步的關鍵。因此,承蒙醫學院40週年院慶活動,解剖所結合醫學院完善的醫療與教育資源,開放各學院系所了解解剖所知教學環境與教材。

      在本次院慶活動中,解剖所將配合舉辦為期4天的「解剖週系列活動」,期間除開放大體解剖學實驗室及多個教學場域參觀外,更將於醫學院之1樓穿堂及5樓陳列展示用於醫學教育之教具模型、人體骨骼標本、大體各切面之切片標本等。配合助教的介紹與教材展示,解剖所期望在這樣的方式下得以進一步推廣基礎醫學教育,致使各領域之參訪者得以熟悉解剖學之基礎概念與應用,以提昇醫、護、藥、理、工、商等相關的教育研究機構及生技產業之跨領域專業才能。

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教室-虛擬解剖桌(Anatomage Table)

隨著醫學科技不斷精進與發展,醫學教育的模式也快速演進。為提供成功大學醫學院學生更頂尖的學習資源,承蘇校長慧貞指示,配合學校高教深耕計畫,由醫學院沈延盛院長擘劃,教學資源中心成立〈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教室〉。

      承惠於校院之前瞻性,解剖所進一步配合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教室之教學資源,引用虛擬解剖桌(Anatomage Table)及虛擬實際手術模擬等教學系統。虛擬解剖桌(Anatomage Table)包含亞洲及高加索等不同人種之大體模型,並提供多樣化的高解析局部解剖病例、真實病理切片(微小至0.2mm完整分段)乃至3D屍檢掃描圖像等,更經過FDA認證可與多個醫學成像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numication System, PACS)結合,更進一步作為手術模擬與跨科別合作溝通平台。此外Anatomage之獨家技術,也使得大體解剖學上最為注重之細微血管與神經構造得以清楚呈現,致使解剖所除仰賴傳統的大體解剖與切片教材外,更得以進行數位化及模擬教學,以立體方式呈現原本複雜的解剖構造,讓學生由各個角度,學習特定構造之位置及走向,同時也可模擬手術及侵入性治療的過程,配合教案製作與分組報告,為醫學教育奠定更完善的基礎。

臨床技能手術發展創新教室

臨床手術技能發展創新教室隸屬於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於2018年正式啟用。旨為提升本校醫學院學生、專科護理師、住院醫師及主治醫師之解剖實習與臨床手術技術之教學品質,並可成為理論實作的全方位教育訓練指標。

      臨床手術技能發展創新教室是全國唯一整合3D、接軌基礎醫學與臨床教學資源的場域,更建構了全國首創完整結合基礎和臨床的解剖教學環境,配置11台可升降與調整位置的解剖台,每個手術台都有手術專用升降椅及抽吸設備,配合精密3D影像及影音錄播系統,並與臨床手術教室與大體解剖室相鄰,將基礎醫學及臨床教學資源相互連結,建構了全國首創完整結合基礎和臨床的解剖教學環境,可供住院醫師之模擬手術等訓練的機會,同時讓學生了解解剖學的臨床運用。經由互動式的、實時親眼所見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習動力與效益,有效縮短課程與臨床差距,增進學習動機與興趣,更有助提升醫療品質並突破傳統教學的不可能任務。增進成大院臨床技術之餘,亦彌補目前基礎與臨床教學的不足。

ElsevierComplete Anatomy3D醫學解剖平台展示

      本次40週年院慶活動,醫學院特邀Elsevier Complete Anatomy 3D醫學解剖平台進行解剖學教材之推廣,Elsevier Complete Anatomy持續精進平台效能及內容,繼去年推出女性解剖模型後,現在可以個性化設定解剖模型的臉譜、膚色,以開啟使用者全新的解剖學習和應用之旅。配合人工智慧虛擬實境教室之設備環境,Elsevier舉辦Complete Anatomy 3D平台實際操作展示與工作坊,致使參與之長官、師生得以在互動過程中更加了解數位化醫學教育之精隨。